波音737-100是波音737家族的第一個型號,堪稱整個“波音737”傳奇的起點。盡管其產量很少,且已全部退出運營,但它在航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介紹:
概述
· 定位: 一款短程、窄體、雙發噴氣式客機,旨在填補波音產品線中短程航線的空白,與BAC 1-11、DC-9等機型競爭。
· 首飛時間: 1967年4月9日。
· 投入運營時間: 1968年2月10日由德國漢莎航空公司(Lufthansa)率先投入商業運營。
· 生產數量: 僅生產了30架。由于其機身較短,市場更青睞于稍長一點的衍生型號737-200。
---
主要特點
1. “短”而精悍:
· 737-100是737家族中長度最短的型號,機身長度僅為28.65米(94英尺)。與今天最常見的737-800(39.5米)和737 MAX 8(39.5米)相比,顯得非常嬌小。
· 這種短機身設計使其在當時非常適合低客流量的支線航線。
2. 低矮的起落架與“彎腰”設計:
· 為了適應當時許多機場簡陋的地面保障設備(無需廊橋和大型加油車),737采用了獨特的低矮起落架設計,使得機身更貼近地面。
· 發動機艙底部是平的,為了給發動機提供足夠的離地間隙,737-100的發動機整流罩呈現出獨特的“彎腰”或“蹺蹺板” 形狀,這是其最顯著的外觀特征之一。
3. 動力系統:
· 搭載兩臺普惠JT8D-7低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,單臺推力約14,000磅力(62.3 kN)。這款發動機以其可靠性著稱,但相比現代發動機,其噪音和油耗都較大。
4. 駕駛艙:
· 采用了傳統的“模擬式”駕駛艙,布滿指針式儀表和機械開關,與當今玻璃化座艙的737 NG或MAX系列形成鮮明對比。
5. 載客量:
· 典型的兩級艙布局下可搭載約100名乘客(“100”這個編號也來源于此)。
· 全經濟艙布局最多可容納124人。
---
歷史意義與趣聞
· 啟動客戶與唯一主要客戶: 雖然聯合航空(United Airlines)最初表示了興趣,但最終只有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堅定地下了訂單,并成為其最大和最重要的用戶。可以說,沒有漢莎的支持,737項目可能不會如此順利。
· 與737-200的關系: 在737-100項目啟動后不久,波音應美國聯合航空的要求,推出了機身加長1.8米的737-200型。737-200擁有更大的載客量和靈活性,迅速成為市場主流,共生產了超過一千架,遠遠超過了-100型。因此,737-100更像是一個“試水”的原型機。
· 波音的“灰狗”: 波音公司內部曾將737項目昵稱為“短途灰狗”(The Baby Boeing),形象地說明了其市場定位。
· 已全部退役: 最后一架商用737-100于2005年退役。波音公司自己保留的第一架原型機(注冊號N73700)在經過漫長歲月后,最終被捐贈給博物館保存。
技術數據簡表
項目 規格
機型名稱 波音737-100
首飛時間 1967年4月9日
機身長度 28.65 米 (94 英尺)
翼展 28.35 米 (93 英尺)
高度 11.23 米 (36 英尺 10 英寸)
最大起飛重量 49,190 公斤 (108,000 磅)
載客量 100 - 124 人
航程 約 3,440 公里 (1,860 海里)
發動機 兩臺普惠 JT8D-7 渦扇發動機
巡航速度 馬赫 0.74 (約 780 公里/小時)
總結
波音737-100作為整個航空史上最成功客機系列的“長子”,雖然本身商業成就有限,但它成功地驗證了波音737的設計理念和市場定位。它的直接繼承者737-200取得了巨大成功,并為后續經典型(-300/-400/-500)、新一代(NG,-600/-700/-800/-900)以及MAX系列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今天,當我們看到世界各地機場遍布的737時,不應忘記這一切都始于1967年那個短小精悍的737-100。